中新网济南6月25日电 题 :“00后”台青大陆考古 “对话”五千年文明0后
中新网记者 赵晓 王峰 。台青
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在读研究生潘志威最近热盼暑期的大陆对话到来,只为再次走进济南章丘那片郊野 ,考古在距今5000多年的千年焦家遗址上溯源前史 、解码文明 。文明
潘志威在焦家遗址0后探方内刮面。(材料图,台青受访者供图) 。大陆对话
潘志威出生于台湾东北部的考古小城宜兰,自幼跟从爸爸妈妈在大陆肄业日子,千年读书时十分痴迷春秋 、文明三国等各朝前史0后怀揣对前史学科的台青酷爱,他于2020年考入山东大学 ,大陆对话彼时就读于前史文明学院,抱负专业方向是中国史或世界史 。
但大二专业分流,潘志威没能如愿与前史“续缘”,意外邂逅考古专业。“起先心里有些绝望 ,觉得考古难学 ,也提不起爱好 。”潘志威阅历了一段苍茫期 。合理找不到学习方向时,一次焦家遗址郊野考古实习 ,让他对考古专业的观点和情绪翻然改观。
潘志威在校园文史楼借阅考古文献 。赵晓 摄。
焦家遗址坐落济南市章丘区 ,以大汶口文明为主体,在考古人员接连多年的开掘下,揭穿出夯土城墙、护城壕沟、祭祀坑、大型墓葬等,并出土许多礼仪用具。这儿也是山东大学考古学院的实习基地 。
勘探 、布方 、开掘、整理 、记载……在学院教师手把手指导下,潘志威从大三开端参加焦家遗址开掘作业,学习全流程的技术 ,“第一次去就爱上了工地,在实践中逐步了解课堂上那些笼统的知识点,就像忽然打通任督二脉 ,发现考古特别有意思”。
“比方书上说到古人的墓葬标准纷歧,但看完脑海中没有具体概念。而实地开掘会发现高等级墓葬有棺有椁,出土陪葬品成组且摆放有规则;小型墓葬或许只要一两件陶器 。这种差异很直观